中国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分会简介
作者:基础免疫分会 来源自:中国免疫学会 点击数:9623 发布时间:2015-01-10
一、成立时间:
1989年12月。
二、历史沿革:
1989年12月1日,中国免疫学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决定在中国免疫学会下设成立基础免疫学专业委员会等8个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基础免疫学专业委员会致力于组织基础免疫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龙振洲教授任基础免疫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1991年11月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召开了基础免疫学学术讨论会。
1999年12月在广东召开了全国基础免疫学学术战略研讨会。基础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系的马大龙教授主持了会议。2000年12月第三次全国基础免疫学会学术研讨会于吉林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免疫学”。
2002年12月基础免疫学会进行换届改选,吴玉章教授任新一届主任委员。基础免疫学会随后主持召开了一系列学术会议:2003年11月在苏州大学召开了第五次基础免疫学研讨会。2004年在烟台召开了第六次基础免疫研讨会。2006年10月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召开了“中国基础免疫学会年会暨第七届分子与细胞免疫学国际论坛”。2007年12月在中山大学召开了第八次基础免疫学研讨会。
2009年11月在中国科技大学召开了基础免疫学学术交流会。同时基础免疫学会委员会进行了委员会议,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吴长有教授主持会议。2013年6月在贵阳医学院召开了中国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学研讨会。2015年8月10日-13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了由中国免疫学会、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基础免疫分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免疫学会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及基础免疫分会2015年免疫学高峰论坛”。
2016年11月4日,中国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分会换届选举会议在合肥丰大国际酒店召开。共选举产生30名委员,5位领导班子成员。清华大学吴励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2017年4月在重庆召开了由第三军医大学承办的基础免疫学研讨会。2018年4月在杭州召开了基础免疫学术会议暨肠道免疫前沿进展研讨会,会议期间召开了基础免疫专业委员会2018年度委员会议。
三、组织机构名单:
第一届委员会(1989-1999)
主任委员:龙振洲 教授(北京医科大学)
第二届委员会(1999-2002)
主任委员:马大龙 教授(北京医科大学)
第三届委员会(2002-2009)
主任委员: 吴玉章 教授(第三军医大学)
副主任委员:黎 燕 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
于永利 教授(吉林大学)
高晓明 教授(苏州大学)
熊思东 教授(复旦大学)
第四届委员会(2009-2016)
主任委员: 吴长有 教授(中山大学)
副主任委员:魏海明 教授(中国科技大学)
于益之 教授(第二军医大学)
韩文玲 教授(北京大学)
张纪岩 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
倪 兵 教授(第三军医大学)
第五届委员会(2016-)
主任委员: 吴 励 教授(清华大学)
副主任委员:万 瑛 教授(第三军医大学)
储以微 教授(复旦大学)
王青青 教授(浙江大学)
周荣斌 教授(中国科技大学)
1989年12月。
二、历史沿革:
1989年12月1日,中国免疫学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决定在中国免疫学会下设成立基础免疫学专业委员会等8个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基础免疫学专业委员会致力于组织基础免疫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龙振洲教授任基础免疫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1991年11月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召开了基础免疫学学术讨论会。
1999年12月在广东召开了全国基础免疫学学术战略研讨会。基础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系的马大龙教授主持了会议。2000年12月第三次全国基础免疫学会学术研讨会于吉林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免疫学”。
2002年12月基础免疫学会进行换届改选,吴玉章教授任新一届主任委员。基础免疫学会随后主持召开了一系列学术会议:2003年11月在苏州大学召开了第五次基础免疫学研讨会。2004年在烟台召开了第六次基础免疫研讨会。2006年10月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召开了“中国基础免疫学会年会暨第七届分子与细胞免疫学国际论坛”。2007年12月在中山大学召开了第八次基础免疫学研讨会。
2009年11月在中国科技大学召开了基础免疫学学术交流会。同时基础免疫学会委员会进行了委员会议,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吴长有教授主持会议。2013年6月在贵阳医学院召开了中国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学研讨会。2015年8月10日-13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了由中国免疫学会、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基础免疫分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免疫学会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及基础免疫分会2015年免疫学高峰论坛”。
2016年11月4日,中国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分会换届选举会议在合肥丰大国际酒店召开。共选举产生30名委员,5位领导班子成员。清华大学吴励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2017年4月在重庆召开了由第三军医大学承办的基础免疫学研讨会。2018年4月在杭州召开了基础免疫学术会议暨肠道免疫前沿进展研讨会,会议期间召开了基础免疫专业委员会2018年度委员会议。
三、组织机构名单:
第一届委员会(1989-1999)
主任委员:龙振洲 教授(北京医科大学)
第二届委员会(1999-2002)
主任委员:马大龙 教授(北京医科大学)
第三届委员会(2002-2009)
主任委员: 吴玉章 教授(第三军医大学)
副主任委员:黎 燕 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
于永利 教授(吉林大学)
高晓明 教授(苏州大学)
熊思东 教授(复旦大学)
第四届委员会(2009-2016)
主任委员: 吴长有 教授(中山大学)
副主任委员:魏海明 教授(中国科技大学)
于益之 教授(第二军医大学)
韩文玲 教授(北京大学)
张纪岩 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
倪 兵 教授(第三军医大学)
第五届委员会(2016-)
主任委员: 吴 励 教授(清华大学)
副主任委员:万 瑛 教授(第三军医大学)
储以微 教授(复旦大学)
王青青 教授(浙江大学)
周荣斌 教授(中国科技大学)
上一篇:中国免疫学会皮肤免疫分会简介
下一篇: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简介